中国医改破局 医疗服务超负荷
(Feb 27, 2014)  虽然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开,但效率相对低下的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并未得到有效撼动,整个医疗服务市场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始终未能有根本性改善。加之政府对社会办医的政策长期处在纲领性的鼓励层面,民营医院的发展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政策逐步细化,这种局面或将得到有效改善。
医疗服务体系超负荷运转
市场对民办医院的追捧源于中国的公立医院体系已严重超负荷运行。
挂号十天,看病十分钟,曾有媒体这样形容中国的医疗市场供求状况,以显示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国内膨胀的医疗服务需求。
卫计委发布的《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2 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达到 28914.4 亿元,同比增长 18.8%。而 1978 年,中国的卫生总费用仅为 110 亿元,2012 年较其增长了 262 倍;人均卫生总费用则从 1978 年的 11.45元,增长到了 2012 年的 2,135.8 元,增长了 186 倍。
然而从医疗机构层面来看,《公报》显示,截至 2012 年末,中国医院总数为 23,170 个,其中公立医院 13,384 个,民营医院 9,786 个;卫生人员总数 911.9 万人,床位总数 572.5 万张。相比 1978 年医院总数增长了 149%,医护人员和医疗床位的增长幅度也不到 150%。相比快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体系的供给增长显得十分缓慢。
与此同时,从医药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城市化、老龄化、疾病谱改变以及支付能力的提升都将驱动需求市场的进一步扩容。按照目前医疗机构的供应能力,医疗服务的供求形势将更为严峻。
过去 20 年,医生的数量几乎没有增长,而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且老龄化比重不断增加,这导致了医疗服务的发展水平出现了严重跟不上医疗需求的状况。这归根究底是因为社会办医迟迟没有放开,医疗服务供给端严重不足。
民营医院发展缓慢
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体系已是一种必然。事实上,早在 1985 年,国务院《关于卫生工作改革的若干规定的报告》就开启了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大门;1994 年,卫生部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具体规定了民间开设医疗机构的必备条件和审批手续,个体诊所开始小范围出现。不过尽管政策开始逐步放开,但卫生部门出于对公立医院的保护,在审批时对民营医院卡得很严,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营医院的发展并不顺利。
随后,2000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投资者通过收购、重组兴办民营医院。一时间,掀起了民营医院的投资高峰。2003 年,私立医院的发展进入最好时期,由于公立医院资金投入不足,许多地方政府改革卫生医疗体制,允许公立医院通过委托经营、股份合作、股份制或整体出让等办法,引进社会资本,并对私立医院实行 3 年免税制度。
根据 2013 年 10 月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民营医院蓝皮书》,截至 2013 年 3 月末,民营医院已经发展到 10,166 所,民营医院机构数量也占到了医院数量的 43.24%。但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和出入院人数仅达到医院总量的十分之一。
某不愿具名的医药界人士向表示,民营医院有三个坎,即:人才坎,医生之前不能多点执业且社会新增医疗人才不足,多数民营医院在与公办医院的人才竞争当中处于弱势;报销坎,民营医院在报销政策方面远比不上公立医院;学术坎,民营医院能给予医生的学术支持不够,使得民营医院优秀医生匮乏。
公立医院效率低下
与此同时,负担社会主要医务责任的公立医院由于存在效率低下、以药养医等诸多弊端,导致现有医疗服务市场的供给效率不足。目前,在此背景下,医院的管理者、医护人员大多没有得到足够并且有效的激励,这导致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在宏观层面,政府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虽近几年政府的财政投入有所增加,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仍处于低端水平。微观层面,在目前医院收入结构中,财政补助比例不到 10%,药品收入一般占医院总收入的 40% 左右。这导致医院“被迫”去追求药品加成所带来的利润空间。
此外,国信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在现今市场格局中,公立医院处于相对垄断地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患者、医保等需求方面对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话语权较小,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对医院收费缺少有效控制也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诱因之一。
医疗服务上市公司占比仅 2.1%
2013 年以来,关于扶持社会办医就有三大政策:一是 2013 年 9 月《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要求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二是 2013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三是 2014 年 1 月《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
其中,2014 年 1 月这则意见是针对社会办医首次出台的细则。国金证券研报认为,2014 年更多社会办医细则有望落地,医疗领域将逐步放宽对举办主体、服务范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社会办医的无形障碍将被逐步扫除。
同时,社会资本有望参与公立医院转制并购、高端医院以及特色专科医院、多元需求服务机构等的兴建。在卫生开支构成中,医疗服务约占 60%,但在 A 股市场的医药板块中,医疗服务公司占比仅 2.1%,巨大的反差代表了巨大的空间。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确立的目标,假设到 2020 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 8 万亿元,该行业 2011 年至 2020 年的复合增长率需达到 14.3%,这远远超过 GDP 的增长速度。
中国医改破局 医疗服务超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