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多点执业为何难落地
(Mar 10, 2014)  41 岁的龚晓明是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的妇科副主任医师。他反映,因为供需矛盾突出,本来只需 7 元的普通门诊号被号贩子炒到 1000 。“作为老百姓一方,为了看我的门诊,冬天在零下 10 摄氏度的夜晚通宵排队,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正常情况下,当老百姓有看病需求时,应该在离家不远的医院就可以找到提供医疗服务的专家。”
医师多点执业的好政策落地难
3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 2014 年重点工作中指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3 月 6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表示,促进医师多点执业的意见已经在公开征求意见,“今年也会很快出台”。
“早在 2009 年,原卫生部就印发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并在全国部分地区先行试点,这个政策是相当好的,但是落地很难。”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委员表示,目前的人事制度把医生和医院紧紧捆绑在一起,只有把医生群体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个好政策才能落地开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委员也表示:「我国现在的人事管理制度决定了医师都是单位人,他们都是单位的全职员工,能不能去其他地方执业得听单位安排,而大医院的医师本来工作就多,看病、教学、科研忙不过来,有时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医生难以成为自由执业者,目前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实际上起不了多大作用。」
据了解,从各地试点的医师多点执业情况来看,效果并不佳,特别是大专家去基层医院的更少。以江苏省为例,截至 2013 年底,一共只有 432 人申请并获得同意,其中申请到基层社区服务中心的有 87 人次,申请到农村卫生院的仅有 18 人次。
医院也要像大学一样去行政化
「要推行医师多点执业,首要的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即医院也要像大学一样去行政化。医师应该是自由职业,靠医疗技术吃饭。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先要把医生群体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把收入提高。不然,在现在的体制下,院长不放你,医师就寸步难行。」温建民委员说。
刘玉村委员说:「医师能否实现多点执业取决于四方面因素,政府是否允许、单位是否允许、自己是否愿意以及哪里要他。在美国,医师都是自由执业者,大医院固定员工较少,尤其是大学医院,可能只有五六个全职医师,主要做教育培训,其他医生都是流动的。我们的情况刚好相反,大医院集中了全国多数的医疗资源。从待遇上来说,大医院的医师挣的钱比基层医院的多,所以医师去基层医院的积极性不高。」
「另外,要让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条件公平竞争。」温建民委员表示,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现在的问题是,医师不管是评职称、评院士、拿科研项目,在公立医院比在民营医院的优势大得多,这一点不利于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推广。
刘玉村委员表示,如果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办好了民营医院,医师多点执业会更有意义。国有公立医院的医师用 80% 的时间为普通老百姓服务,挣 20% 的收入;用 20% 的时间为特需高端的人群服务,挣 80% 的收入,这样的医师多点执业才比较合理。
医师多点执业为何难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