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i-Medical School

低油飲食原則

油脂攝食過量,不但會造成肥胖更會引起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
藉由限制飲食中「脂肪」的攝取量,以降低血中三酸甘油脂濃度,或降低胰臟及腸道的負荷,以減少對膽囊的刺激。

適用對象
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肥胖症。
胰臟炎。
乳糜胸、乳糜性腹水。
肝炎、膽囊炎、膽結石、膽管阻塞等肝膽疾病。
腹瀉及其他造成脂肪消化、吸收及代謝異常之疾病。

一般原則
維持理想體重。理想體重的算法 =【身高(公尺)2 × 22】±10%
應「避免」含高油的食物:
油炸、油煎食物、油酥點心、奶油蛋糕等。
肥肉、豬皮、蹄膀、雞皮、鴨皮、鵝皮、魚皮、魚腹。
培根、香腸、臘肉、熱狗。
杏仁、核桃、栗子、腰果、開心果、芝麻、蠶豆、花生、瓜子、南瓜子、葵瓜子。
沙拉醬、奶油、牛油、豬油。
椰子粉(肉)、酪梨、榴槤。
全脂牛奶、全脂羊奶、乳酪、奶精、奶油球。
冰淇淋、巧克力、泡麵、燒餅、油條。
選用瘦肉。選擇瘦肉時應按脂肪含量多寡依次選用:魚肉(不含魚腹肉)、去皮家禽肉(雞、鴨、鵝)、去肥肉之家畜肉(牛、羊、豬)。
烤雞或烤肉的汁及紅燒肉的濃湯,均含高量的脂肪,應禁用。
蛋黃以每週不超過 3 個為宜,包含烘培食品,如蛋糕、蛋塔及蛋類菜餚,如蕃茄炒蛋、蛋花湯。

烹調
肉類滷、燉湯時,應於冷藏後將上層浮油去除,再加熱食用。
烹調時應多利用清蒸、水煮、清燉、烤、滷、涼拌等各種不必加油的烹調方式。如:清蒸魚、水煮白切肉、烤雞、滷肉、涼拌菜。
可多利用刺激性較低的調味品,例如:糖、醋、花椒、八角、五香、蕃茄醬、蔥、薑、蒜,或勾芡,以補充低油烹調的缺點及促進食慾。
在外用餐盡量選擇清蒸、清燉的食物,避免點選用油烹調者(麻油、奶油、沙拉醬、辣油)。例如:麻油雞、奶油螃蟹、果律蝦球、五更腸旺等。

其他
食物的選擇要均衡,以充分的供給各類的營養素,可增加五榖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脫脂奶等食物,以補充因脂肪受限制而減少的熱量。
若長期使用低油飲食者,應遵照醫師、營養師指示補充脂溶性維生素 A, D, E, K。
腸胃不適者宜少食易產氣的食物如:洋蔥、韭菜、辣椒、高麗菜、花椰菜、青椒、地瓜等。
乳糜胸、乳糜性腹水或有肝、膽、胰疾病患者,必要時可用中鏈三酸甘油脂 (MCT-oil) 取代部分油脂,以補充熱量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