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Medical School
外感(感冒)的中醫預防保健
感冒四季皆可發病,尤以冬、春為多。
臨床上出現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發熱、惡寒、頭痛、全身不適等症狀。
感冒輕者稱為傷風,重者稱為重傷風,而在一個期間內廣泛流行且具有傳染性者,則稱為流行性感冒。
造成感冒的原因
外來不好的氣候、環境物質或細菌、病毒等外邪侵襲人體所引起。氣候突然變化,冷熱溫度失常時,最易侵襲人體。
外邪侵襲人體是否引起發病,與人體抵禦外邪的正氣之強弱,以及外邪的輕重有關。
在中醫理論上導致感冒最常見的原因分為風寒、風熱感冒二種,感冒性質不同,中醫師在下藥方面亦有所不同。
風寒:指病人會有怕冷、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痰液稀白、口不渴或口渴喜熱飲、咳嗽等症狀。
風熱:指病人有發燒、較不怕冷、頭痛、口渴、鼻塞、流黃稠涕、痰黃、咽嚨痛或紅腫等症狀,其中以咽喉部是否腫痛為辨別風寒或風熱的主要依據。
日常生活的預防和保健
平時應加強鍛鍊身體以增強身體抗病能力,可以依據不同年齡和體質的狀況,進行各種運動,如跑步、游泳、太極拳。
個人生活起居:防寒保暖,避免直接吹風淋雨受涼,避免過度疲勞。
環境衛生:空氣流通、充足的陽光照射。感冒流行期間,儘量少去公共場所,外出時應戴口罩。
多休息、多喝開水、多運動、勤洗手。
多吃蔬菜水果、飲食宜清淡。忌食冰冷飲料、寒性食物(如白蘿蔔、瓜類)、油膩、刺激物(如辣椒、咖啡、濃茶)、乾果類、和燥熱食物。
減少抽煙或最好戒菸。
泡熱水澡,使全身出汗,可減輕感冒症狀。
感冒流行季節常用鹽水漱口。
感覺有感冒初期症候時,可用手掌來回摩擦按摩後頸部至局部發熱。
一般感冒中藥在煎煮時不宜過久,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壞。風熱感冒藥宜涼服,而風寒感冒藥宜溫熱服用。
服中藥後應避免吹風且蓋被讓汗微出,或者吃熱稀飯、米湯,以遍體微出汗為宜,切忌大汗淋漓。
風寒感冒的食療
豆豉燉豆腐:豆腐 400 克、淡豆豉 2 克、生薑 3 克,再加適量的鹽一起隔水燉煮,趁熱食用。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畏風等症狀。
香蔥拌豆腐:香蔥 20 克、蔥白 15 克、豆腐 300 克、鹽少許,一起拌勻後食用。適用風寒感冒、鼻塞、骨頭疼痛等。
蛋花湯:蛋加蔥白,煮成湯趁熱喝。
薑湯:老薑去皮切片加紅糖煮成薑湯,可袪風散寒發熱。
薑汁鮮魚湯:鮮魚加薑絲水煮湯,可補充蛋白質,去風寒。
風熱感冒的食療
鮮薑蘿蔔汁:白蘿蔔 100 克和生薑 50 克;切碎絞汁、去渣,兩者混合,適量含於口中,慢慢嚥下。適用於急性咽喉炎,咽喉腫痛等症。
風熱感冒如有咳嗽者,可服羅漢果(潤肺、生津止咳、甘涼)、八仙果、薄荷糖,木耳蓮子湯、紅豆湯、或綠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