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i-Medical School

小兒簡易基本救命術

小兒心肺功能暫停,最常見於小於一歲的嬰幼兒及青少年;如交通意外、溺水、燒傷或早產兒的自發性呼吸暫停等。小兒簡易基本救命術,首重維持呼吸道的通暢,多數患者可因此恢復正常心跳及血液循環

小兒簡易基本救命術的實施步驟
評估兒童的反應
見小孩口鼻有發紺、翻白眼或意識不清時,先嘗試叫醒小孩,拍打背部或刺激腳底看有無反應;若無反應,立即呼喊求救(或打 119),然後開始執行小兒基本救命術。
把小孩翻身平躺,置於平地(板)上,準備急救。注意翻身時須保護頸部,不可晃動。
打開呼吸道
清除口內異物。
採用頭傾顎提法,將小孩下巴微抬起,使成聞香的顏面姿勢。
若有頸椎傷害,則採用下顎突出法,打開其呼吸道。
觀察有無自發性呼吸
施救者臉部靠近小孩的口鼻,觀察其胸腹有無起伏、有無鼻息、呼氣聲。
若有自發性呼吸,則將小孩擺成側臥姿勢,等待救援。
若無自發性呼吸,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施救者先深吸一口氣,用嘴巴罩住小孩的嘴巴,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捏住小孩的鼻孔,嬰兒則蓋住口鼻,以免漏氣。
用口慢吹 2 下,每下 1~1.5 秒。
必須恰好能使胸腔起伏。
評估心跳、血液循環
檢查脈搏:用食指、中指指尖摸,幼兒為頸動脈處;嬰兒為肱動脈處,看有無跳動。
若無脈博:則實施胸外按摩術。
嬰幼兒的胸外按摩
嬰兒(1 歲以下)-- 胸外按摩位置在胸骨中央的乳頭連線下一橫指處。施救者用 2~3 指指尖壓迫,深度為胸腔深度的 1/3~1/2,每分鐘壓至少 100下。
小兒(1~8 歲)- 小兒的胸外按摩位置在胸骨下半,以一手的掌根下壓(避免壓到劍突),深度為胸腔的 1/2~1/3 深度,每分鐘壓至少 100 下。
胸外按摩與人工呼吸的比例為 2 : 30 口訣為:
1 下、2 下、3 下、4 下、5 下…11、12 …30
吹 2 口氣
1 下、2 下……30
吹 2 口氣
1 下、2 下……。
實施 2 分鐘後,需再做呼吸、心跳之評估。若已恢復呼吸、心跳,則採復甦姿勢,並保持溫暖;若仍未恢復呼吸、心跳,則繼續執行上述動作,直到救援人員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