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特色醫療
特色介紹

l   中醫內科

中醫內科疾病分為: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膽系統、腎系、氣血津液系統以及經絡病等。從人體的生理病理出發,針對內科疾病進行正確的分析、診斷和防治,證治方藥隨臨證變化、切實可行 。

中醫內科學是研究疾病的治療原則和方法的一門實用學科。治療原則是在中醫基本理論和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對疾病治療的立法、選方、以及用藥等具有指導意義的法則。

我們治療方法則從屬於治療原則,包括在治療原則指導下制定的對某一疾病的治療法和對某一證候的具體治法。前者如:汗、吐、下、和、溫、清、補、或消等法,後者如清熱化濕、理氣止痛、辛涼解表、或益氣活血等法。治療手段則指與治療有關的藥物、給藥途徑及其治療器具等。

治療原則:治病宜早《素問正神明論》說:「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即治療「 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和 「治未病」。

我們在服務病患方面包括了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高血壓、鼻炎、氣喘、腸胃病、肝炎、腦中風、眼科、皮膚科和血液腫…等門診。

l   中醫婦科

中醫婦科在傳統中醫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並且是中醫療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中醫婦科對於診治婦女疾病有著數千年非常豐富的經驗傳承,可將其略分為六大類:經、帶、胎、產、乳及雜病。

我們結合了現代醫學對於婦女疾病的基礎理論與知識,及傳統中醫婦科學的臨床經驗,發展出一套針對婦女健康照護最適合的診療方式。

中醫婦科主治:不孕、月經失調、痛經、帶下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更年期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慢性骨盆腔疼痛、慢性骨盆腔鬆弛症候群、產前產後調理、婦癌調理、乳房疾患。簡單地說中醫婦科包括經、帶、胎、產、乳、婦科雜病,六大類疾病。

l   中醫兒科

Ø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疾病,據統計發生率逐年提升.罹患過敏性鼻炎的孩子總是反覆受到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癢、眼癢,有時還會掛著兩眼黑眼圈.雖然過敏性鼻炎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卻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課業表現,甚至生長發育,建議適時地接受治療,提供口服中藥如傳統水煎劑、濃縮中藥粉或中藥膏方.但有些兒童對藥物治療的接受度低,為此本科另提供針對過敏性鼻炎藥物之外的治療方式,如針灸、穴位推拿、穴位敷貼、捏脊療法、護眼顧鼻操以及中醫飲食衛教,陪孩子與爸媽一起戰勝過敏性鼻炎!

Ø  氣喘優質門診

提供除了傳統的口服中藥,再搭配針灸、穴位推拿、穴位敷貼…來緩解病情。中醫兒科積極與西醫做整合照護,提供相關檢測與檢查服務,讓孩童接受更全面性的治療與定期評估監測氣喘控制程度,陪同家長與氣喘兒一同對抗氣喘這個難纏的疾病。依據過去的研究也顯示接受中醫氣喘加強照護治療的患童,可協助患童穩定控制氣喘,並改善氣喘兒與家長的生活品質。

Ø  妥瑞氏症

妥瑞症與大腦的神經迴路異常有關,多在幼年發病,有時伴隨過動症、強迫症等,臨床發現妥瑞兒合併鼻過敏症狀有近九成,若能及早治療兩者皆可獲得有效改善。透過望聞問切依其症狀及體質調整,可合併口服中藥及針灸診治,雙管齊下,溫和較無副作用,症狀即能獲得有效改善,終至痊癒;針對排斥服用中藥的小兒,臨床透過特殊手法及經驗,使小兒不畏懼針灸並獲得極佳療效。

Ø  異位性皮膚炎

依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5已開發國家人口受異位性皮膚炎所擾。台灣過敏兒童人數亦日益增加。異位性皮膚炎也是所謂過敏三部曲(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之第一部曲,提升了日後對於罹患氣喘、過敏性鼻炎之機率。

異位性皮膚炎的最大特色是反覆的搔癢,但越抓越癢又形成惡性循環;乾燥脫屑的皮膚使得皮膚更為脆弱,更容易受刺激而誘發不適。為改善異位性皮膚炎,年紀較大的兒童可搭配口服中藥,並有多種外用藥膏,針對不同皮膚病灶型態選擇最適合之敷料。指導日常生活正確觀念,加強保濕、避免外來之刺激等,盡量減低發作次數,協助患童早日免於異位性皮膚炎之侵擾。

Ø  生長暨性早熟

現代醫療衛生進步,父母們不僅希望孩子健康,更期望長得好!孩子看起來太瘦,太矮,太胖,或長得太慢,長得太快都讓父母憂心忡忡!充滿許多疑問:這需要看醫生嗎?看西醫還是中醫?會做甚麼檢查?骨齡是什麼?甚麼時候可以”轉骨”?小一胸部發育正常嗎?甚麼是性早熟?兒童的生長發育是整體生理機能展現的結果,透過身高、體重及性徵發育的觀察可即早發現潛在的疾病問題,即時治療對於身高與發育可獲得較有效的改善。但中醫藥必須在正確時機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效用,避免揠苗助長。我們提供適當的中醫藥治療,例如口服中藥、外用敷臍、穴位按摩、針灸治療與完整的中西醫衛教諮詢,協助父母解決寶貝的生長發育問題。

l   中醫針灸科

本科門診除了痛症及痹症外,依據醫師專長,還提供耳鼻喉病症、腸胃系統病症、呼吸系統病症、精神系統病症、皮膚系統病症、婦科系統病症、經絡診斷、小針刀法等治療服務。

在病房會診的服務部分,針對腦中風病患意識和肢體活動能力的改善,及癌症病人的疼痛治療。

l   中醫骨傷科

中醫骨傷科學是一門臨床醫學,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學和中醫基礎理論之上的臨床學科,在診斷中常要借助於X光片等影像學線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經過對受傷情況、傷後表現,以及臨床檢查的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診斷 。再根據損傷的具體情況,分別選用相應的治療方法,在治療中突出中醫手法特點、功能鍛煉,和必要的活血、消腫、續筋、補養肝腎的中藥內服及外敷藥,以促進損傷的早日恢復。

中醫傷科即類似西醫骨科、復健科、疼痛科的綜合科,任何肌肉、關節、神經的疼痛,中醫傷科均可治療,而不侷限於外力所造成的傷害。

中醫傷科在於軟組織損傷(扭、挫傷、跌打損傷)和骨關節疾病(腰痛、膝關節退化)的治療有很大的成效。

傷科治療首先要有正確的診斷,知道病變的真正位置、病因,再以整骨整脊手法,調整病變部位的關節錯位狀況,達到治療效果;以推拿理筋手法,舒緩肌肉緊張、痙攣狀態,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中醫傷科亦有利用整骨整脊的手法,調整人體脊椎或關節的微小錯位,來治療各種疼痛症,並配合各種推拿按摩理筋手法,作用於人體穴位,刺激和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