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凡人體一切骨骼肌肉系統的保健與疾患治療,包括四肢、軀幹的畸形和運動功能等,都是骨科部服務與研究的範圍。目前骨科疾病的種類,已由過去盛行的小兒麻痺與結核症,轉變成以退化性關節炎與骨折外傷為主的疾病型態。
在治療方面,許多嶄新的技術如人工關節置換術 、關節鏡手術、微創內視鏡手術、骨折內外固定術、脊椎內固定術、人工韌帶、骨痂延長術等不斷推陳出新,使得骨科醫師能夠治療的疾病更為寬廣,治療的結果也更臻理想。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在脊椎方面所呈現的問題是壓迫性骨折。壓迫性骨折之治療初期以藥物止痛、噴密鈣息 (miacalcic)、以及使用背架固定。疼痛在骨折慢慢癒合後會逐漸減輕。三個月後,如疼痛已消失或緩減至相當輕微之程度,而 X 光又顯示骨折已癒合,此時可開始減少背架使用之時間,或甚至不用背架。某些病人會有疼痛持續甚至惡化的情況,這表示骨折沒有癒合,這時就需要考慮外科治療。外科治療的方法目前有:1) 骨水泥的灌注,以及 2) 骨釘固定二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外科治療需依病人的意願、身體情況及骨折類型,選擇較適當的治療方法。在外科治療的同時,骨質疏鬆之內科治療仍必需持續,畢竟增加骨質才是治療骨質疏鬆的根本之道。
椎間盤突出症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 disease, HIVD)
當醫師懷疑病人有椎間盤突出症的疾病時,會開立腰椎的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來確定診斷。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服用止痛藥物、復健治療、使用護腰護具、脊椎硬膜腔外注射,以及神經根注射等。這些方法能改善多數病人的疼痛。如果經過六星期的非手術治療後,疼痛仍未見改善,則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方法因器械及手術技術之進步,而有許多突破。但是最正統且經典的手術方式仍是椎板部分切除及椎間盤切除手術。需經過我們醫師詳細評估,選擇最恰當、最有利的手術方式。
膝關節運動傷害與半月板軟骨損膝
關節半月板軟骨傷害一般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為膝關節呈扭轉或蹲踞姿態時,遭受外傷(如運動傷害、車禍等過度的外力),導致膝關節半月板軟骨的破裂。另一形式為退化性,好發於中、老年人,大多是屬於退化性半月板軟骨的問題。膝關節半月板受到傷害,通常病人會有膝關節疼痛;行走時覺得膝關節有異物卡到,更嚴重者膝關節屈曲,大腿不敢用力,致股四頭肌萎縮等。一般診斷的方法是先從病人的主訴、徵狀、受傷機轉開始著手,加上臨床理學的檢查,此時若懷疑有半月板破裂的可能,我們可用核磁共振顯像術及關節鏡來確立診斷。至於手術的方式,可分成〈全半月板切除術〉、〈部份半月板切除術〉及〈半月板修補術〉三大類。手術的原則,是儘量保留越多的半月板越好,以免造成日後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產生。我們要強調的膝關節屬於複雜的構造,不僅有內、外側半月板,還有韌帶、軟骨、股骨、脛骨、關節滑液膜等。因此,做一正確的鑑別診斷是必要的。